据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厄尔尼诺现象严重影响了该国,至4月24日,已经有超过147万人因此受灾,共有101个城镇宣布进入灾难状态。面对持续的干旱和高温天气,首都地区的部分城市24日录得体感温度高达42-46℃,政府不得不宣布学校暂停面授课程,以保护学生的健康安全。

这场灾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带来了用电量的激增。菲律宾国家电力公司在同日发布了全国电力供应的预警,由于电力短缺,部分电站不得不执行分时段限电措施,以此应对电力需求的高峰期。

农业方面,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减灾委员会的统计数据表明,近3万名农民的生计受到了这次天气异常的影响,农业损失超过了12亿比索,相当于人民币1.5亿元。而在4月份,多数地区的降雨量远低于正常水平,导致预计将有72个省份面临干旱。

今年的2月和3月,南北半球均面临高温,随之而来的还有全球多地的大规模山火。4月至今,暴雨和高温天气频发,给各地带来了巨大压力。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学家阿尔瓦罗·席尔瓦表示,这种异常高温是自2023年6月以来全球连续观测到的持续变暖现象的一部分。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监测数据,今年3月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达到了14.14℃,这一数值是前30年平均温度的0.73℃,且比工业化前的平均气温高出了1.6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科认为,这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灾害频发和加剧的一个真实体现。今年4月的热浪便是一个例子,该热浪导致越南出现严重淡水缺乏,马来西亚政府不得不在干旱地区实施人工降雨。此外,南部非洲、俄罗斯南部、阿曼、巴基斯坦、阿富汗、法国、德国等多地也出现了极端天气,这似乎已成为近年的全球常态。

魏科还指出,暴雨的发生与大气中过多的热量和水汽积聚有直接关系,迪拜近期遭受的特大暴雨事件便是一个典例。而更令人忧虑的是,一旦极端天气发生,它还会通过正反馈机制变得更加极端并持续更长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厄尔尼诺现象是一部分极端天气事件的触发因素,但并非所有灾害性天气都是由它导致的,因此许多极端天气事件也不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束而消退。

面对这种全球性的气候挑战,菲律宾的灾难状态预示着全球气候变化正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菲律宾目前的情况或许只是众多受气候变化影响国家的冰山一角。全球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