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内地综艺节目《无限超越班2》捧红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顶流”——李菲儿。她的表现引来观众激烈的质疑,在热搜榜单上反复露面。与以往炙手可热的明星不同,她的知名度因为负面评论而急剧攀升。

随着节目播出,李菲儿的形象急转直下,令不少观众表达出强烈的不满,甚至直呼“窒息愤怒”,对她在节目中的种种举动表示极度反感。她被形容成现实生活中“最讨人厌的类型”,某些行为让人联想到职场中的“恶同事”。

而且对于李菲儿的态度,似乎已经有一股声音在倡导她退出娱乐圈。这种舆论倾向不免让人想起近几年内,在综艺平台上被观众毫不留情批评的“职场恶人”。在此背景下,众多节目中的相似人物层出不穷,反映出一种舆论现象。

李菲儿的问题始源于她在《无限超越班》中的表现。该节目聚焦香港经典影视作品,邀请内地娱乐新星接受港片名导演和艺人的指导,并在竞技环节表现出色以获得片约。节目中李菲儿的表现不仅展现了她的不专业,还频频因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引发争议。

例如,在第一个比赛任务中,因休息不足,她选择放弃,却又因自己迟到而错过机会,进而责怪队长没能力带领团队。接着在片场发生情绪崩溃,痛斥队友,引发了观众对此类职场悲剧人物的共鸣情绪。此外,她在选角色时的挑剔、失误,又显示出其工作态度的问题。这一系列的行为让人不禁把她与职场中偏执、责任推卸的糟心同事联系在一起。

在职场题材受欢迎的当下,各式各样的“职场恶人”人物似乎也成了吸引观众注意的一种手段。无论这些人设是否真实,讨论的热度却实实在在,使得类似的讨论成为一个新的现象。不过,背后的原因可能同样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随着就业形势日渐严峻,职场竞争加剧,观众可能需要一个出口来释放压力,而这种综艺人设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宣泄的机会。

同时,受观众郁积已久的对内地娱乐行业不满的影响,他们对于演艺界人物的批判也越发犀利。而当明星的表现无法满足观众的期待时,这种不满便容易转化为火力全开的批评。

综艺本意是为大众提供轻松的娱乐方式,但如今它变身为挑起众怒的渠道,吸引观众的同时也不禁令人思考: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这些让人感到焦虑的节目,我们真的需要吗?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