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的基层干部通过媒体反映,本地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政策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数据造假现象。据悉,阳高县朝夕必有的市场主体数量考核,迫使乡镇领导不得不向村支书们压下任务。为了完成任务,这些村支书不得不求助亲朋好友,甚至将多个所谓的经营主体挂在自己名下。

报道中具体提到,阳高县自2022年4月起推行上述政策以来,村支书们常常要四处“拉人头”以满足任务要求。按照工作分配,县对乡镇、乡镇对村支书,等同于一级级的任务压差,其中,不少任务要求在几天之内便完成新企业的注册。结果就是,有的人在半年之内匆忙注册了多达6家公司,其中的业务性质和实际经营情况大部分成谜。

面对死板的量化考核,村支书们感到非常无奈。他们回忆起一开始时,村里的亲朋好友们还会被动员起来,亲自跑县城办理注册手续。后来,县城的工作人员直接下到乡镇,看似方便了大家,但实际释放出一种无形的压力。初期的3个经营主体注册限制,随着时间推移和任务重压变得名存实亡,纸面上的企业家数量虚增,质量堪忧。

特别是到了2023年年中,随着新的经营主体数量和质量双重考核,不但要求增加企业的数量比例,还强调了企业的“规格”,即从个体户逐渐升级为公司。这样的一系列动作,导致曾经为了填补数字而注册的个体工商户纷纷被要求注销,变形为具有更高“级别”的公司。

根据阳高县的公开数据,这里的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一再刷新,表面看来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然而,多位村支书的真实情况却更像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而拉低了注册门槛,一些并没有实质经营活动的执照接连不断地被注册出来。公开查询结果显示,有村支书名下注册了多达二十多家企业,从营业范围看,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

遇到如此情境,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和村民们之间的互动反映出尴尬的现状——政策和实际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脱节,繁重的形式任务让基层干部厌倦同时又无可奈何。一些村民在村干部多次请求下,名义上注册了公司,但实际上并未开展经营活动。

此种行政要求和实际效果的巨大差距,使得市场主体的数量增长与地区真实的经济发展并无明显相关联。这样的形式主义做法,不但未能实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别地方政绩观的扭曲,可见,以数据的形式存在和实际内涵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