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复旦大学牵头,联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历经研究与分析,成功复原了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第三任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面貌。这项研究揭晓了长久以来备受关注的一段历史——北周武帝的身世、长相以及其神秘的死因。

作为南北朝时代的重要政治人物,宇文邕(公元543至578年在位)以其雄才大略著称,实施军政改革,并助推中国北部统一及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后世隋唐统一的基础。但其于公元578年英年早逝的原因,历来是研究者及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3月28日,在陕西省文物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研究团队公布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包括对宇文邕容貌的复原工作和对其死因的究明。科学家们通过对宇文邕颅骨进行CT扫描和分析遗传基因位点,复原出了他生前的面貌,并指出其外形特征——黑发、黄皮肤和棕色眼睛,为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的特征。

这一科学复原的图像,与古籍《历代帝王图》中由画家阎立本根据时人描绘的宇文邕形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加之,研究人员基于基因分析还得出了一项结论:宇文邕的祖先很可能源自古代东北亚一带,即黑龙江流域,同时有着深厚的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基因背景。这为鲜卑族群的起源及与北方汉人的通婚现象提供了有力证据。

除了解开族源之谜,团队还解开了困扰历史学界数百年的关于北周武帝死因的谜团。研究表明,宇文邕的英年早逝,可能与其长期服用丹药有着直接关联。通过分析其遗骨中的微量元素组成,发现其体内的砷含量异常高。考古人员推测,由于上层人士普遍追求服用丹药以期长生不老,而丹药中往往含有硫砷化物等有毒物质,因此,武帝很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砷中毒,最终因此病逝。

又如,对于北周贵族阶层及平民的饮食习惯也进行了详尽研究。研究表明,当时长安贵族的饮食习惯与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相似,而普通百姓的饮食则更接近华北平原等农耕区的人群。特别是作为外来突厥贵族的武德皇后阿史那氏,在入周宫后,仍享受着以畜牧产品为主的生活方式。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张复原后的北周武帝肖像,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皇族生活和健康秘密的窗口,增加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复杂性的理解和认知。此项研究成果的发布,无疑将在学术界和公众领域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