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走私新招:混在客车中的CPU与内存芯片大战
海关部门在11月16日发布消息称,日前在拱北海关所辖的港珠澳大桥海关成功查获一起通过粤澳两地牌照客车走私电脑CPU和内存条的案件。11月7日中午12时左右,巡查人员在例行检查进境客车时,注意到一辆可疑的含有粤澳两地车牌的客车,随即对该客车进行了仔细检查。
经过高科技的车辆检查设备辅以仔细的人工查验,海关工作人员在该客车的车头左右前柱以及发动机空气过滤器内部,发现了精心隐藏的电脑部件—总计120个CPU及668个内存条。这些走私货物的隐秘藏匿方式暴露了走私分子利用车辆结构的复杂性,企图规避海关监管的狡猾手法。
此次查获的走私案件经过初步侦查后,已经依照有关法规进行了进一步的处理。海关也公布了对待罚没物品的常规处理途径,包括公开拍卖、定向变卖、销毁和移交主管部门处理四种方法。公开拍卖是指海关委托拍卖单位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拍卖会,通过这种方式将罚没物品对外销售,同时所得款项全部纳入国库。定向变卖则是指海关根据特定规定,将一些特殊货物,如没收的成品油,交由指定企业统一购买。销毁通常适用于非法物品,这包括但不限于淫秽品、非法出版物、走私香烟等,这类物品无法进行合法流通,因此需要依法予以销毁。最后,针对如文物、濒危动植物及其产品等特殊品类,海关会移交给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法律规定的后续处理。
此次走私电子部件事件的成功查处,再次证明了海关部门在打击走私活动中的高效能力以及坚定决心。海关不仅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提升检查效率,还依靠工作人员的细致工作和专业训练,有效阻截了一次企图利用复杂车辆构造走私的行为。海关部门通过公开案例,向社会传达了坚决遏制和打击走私行为的明确态度,也提醒所有进出境车辆遵守法律法规,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此次走私案件的查获不仅涉及财产的罚没,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国家关税制度的严肃性,保护了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对潜在的走私分子产生了强有力的威慑作用。海关部门将继续加强监管,完善检查流程,并与其他执法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打击走私犯罪活动,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