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标项目“深港国际中心”二次降价拍卖仍未果
11月16日,深圳市备受瞩目的“深港国际中心”项目再次走上拍卖台,继续寻找接盘侠。然而,这座曾宣称要打造成“中国第一高楼”的项目再度面临流拍的尴尬。本次拍卖的起拍价格是104.35亿元人民币,较7月份的首次拍卖下降了近20%,但依旧未能吸引买家。
深圳市世茂新里程实业有限公司是“深港国际中心”的开发商,项目用地面积达32.19万平方米。世茂公司于2017年底以239.43亿元高价取得了这个地块,而本次拍卖中推出的是其中的12宗土地,约24.36万平方米,使用用途涵盖商业、公共管理与服务、广场等。
拍卖资料显示,在12宗土地中,已经有几块开展了建设活动。其中一块地盘上建有工程建筑面积达19.26万平方米的集中商业及T3办公楼,还有一块地上已有5890平方米的营销中心。尚未动工的地块计划用于建设商业办公、国际学校、幼儿园等项目。
在项目最初的蓝图中,”深港国际中心”不仅包括办公楼,还规划有深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深港青年合作创业中心、深港国际演艺中心等综合设施。为了推进项目开发,世茂公司曾引入上海隆汀企业管理中心作为新股东注资48亿元,世茂股份则持有项目51%的股权。
不过,由于资金链紧张等原因,项目建设被迫暂停。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抵押权人,曾为项目设立的信托计划因兑付困难陷入窘境。到2022年底,原计划建设面积巨大的世茂深港国际中心项目已完成基建的面积仅为23万平方米,与其规划的128万平方米相比,判若云泥。财务报告也披露世茂新里程因资金问题被多次申请执行。
此前,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世茂集团试图出售项目或引入国资。但无论是自主出售,还是引入深业、深投控等国有企业,都未能如愿以偿。这导致债权方只能将目标投放到拍卖平台上,而今年6月首次公开拍卖时起拍价约130.44亿元的12宗地也最终流拍。项目的巨额投资、去化难度大以及地理位置处于龙岗区中心但远离市中心,是被认为流拍的主要原因。
如今,随着项目再次流拍,深港国际中心的未来愈发扑朔迷离。即便位于龙岗区较中心的位置,房价下跌,商业活力不足,未来这个地标性项目能否找到出路,市场各方正在持续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