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育局落实体育教育 多重保障防止家长过度追责
杭州市教育局最近对于政协的第 146 号关于 ” 学校落实体育教育 的承诺 “与 ” 防止家长过度追责 ” 的建议做出了回应。应答中表示,教育局打算进行关于校内文体活动自愿风险的研讨,同时坚定执行自愿的原则,并主张家长购买学生、幼儿的综合保险。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及促进身心健康,无疑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近期一些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处境有些拮据。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下,家长和学校之间因为个别孩子因体质或者先天性疾病等导致的运动意外伤害产生矛盾。 为了规避责任,顾虑过多的困扰,一些学校甚至会减少体育项目,如取消单杠、跳箱等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项目,甚至不让孩子在课间跑跳。更有甚者,直接取消体育课的正常教学,体育课名存实亡,被其他课程占用,要么就是让孩子安静地坐着。
新华社记者对中小学的调查中发现,因为担心孩子剧烈活动受伤,一些地方学校只允许孩子在课间 10 分钟内上厕所,不允许他们进行其它活动。这种 ” 圈养 ” 式的体育教育导致了孩子们锻炼时间的严重不足,免疫力变差,体质下降,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违背。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明示,学校必须保证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并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学校应该与未成年人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他们有充足的休息、娱乐和锻炼时间。
就是因为担心出现意外,不想承担责任,一些学校并没有让孩子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甚至在法律上涉嫌违法。对此问题,我们既要指责,也要寻求解决的办法。要如何让学校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把课间 10 分钟的时间,归还给祖国的花朵孩子们呢?杭州市政协的相关建议,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杭州市教育局此举,也体现出了教育执政者的决心与备受期待的明确态度。